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日期:2025-03-14  来源:信息工程学院  作者:招生办 

一、培养目标

本专业立足郑州,面向河南,辐射全国,培养具有爱国情怀、社会担当和创新意识,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,具备计算思维能力和系统应用、维护及开发的能力,具有国际化视野和持续学习的能力,能在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、设计开发、技术研究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。

毕业5年左右,能够达到以下预期目标:

1.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中华民族自豪感,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身心素质。

2.能够综合运用系统分析、设计、测试和维护的知识,解决工程问题;能够基于系统研发的新思想和新方法,运用现代工具设计应用解决方案,并承担系统开发任务,表现出良好的学科素养。

3.具备计算机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思维方法,较强的工程意识和探索意识,具有团队合作及团队管理能力。

4.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,能够及时跟踪计算机工程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,并能将新技术成果应用于实践。

二、毕业要求

1.思想道德修养

1.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,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富有强烈的奉献精神和坚定的理想信念;

1.2热爱祖国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,较好的职业道德、社会责任感和拼搏进取精神;

1.3具有健全的法制意识,诚实守信,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,能够弘扬大国工匠精神。

2.科学文化素养

2.1能够应用数学、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思维的方法,识别、表达和分析问题,并通过文献研究获取相关信息,整理、归纳和总结资料,以获得有效结论;

2.2具有较好的外语应用能力和国际化视野,能检索和阅读相关外文文献;

2.3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。

3.身体心理素质

3.1具有强健的体魄、健康的人格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,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;

3.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,掌握强身健体的科学方法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,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质健康标准。

4.专业知识技能

4.1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中数字电路、计算机系统结构等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;能够适当选择开发环境及开发工具,合理利用第三方资源;能够基于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,进行系统分析、设计、编码、测试和维护;

4.2具备计算机复杂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能力;能够设计针对具体需求的系统应用解决方案;具有对复杂问题分析建模、仿真实验、系统实现的能力;

4.3具有智能分析、知识表示与处理的基本能力和网络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。

5.职业胜任能力

5.1具有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思维方法,较强的工程意识和探索意识,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;

5.2具备规划、需求分析、设计、测试、评价等方面的项目管理能力;

5.3具有团队管理能力、表达能力、创新创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,能够学以致用,可以在多学科背景下承担个体、团队成员及负责人角色。

6.可持续发展能力

6.1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,树立终身学习理念;

6.2能够跟踪计算机工程技术及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,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中取得重大突破的历史背景,以及当前发展的热点问题;

6.3能够主动学习并适应新的热点或者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学习新技术、新知识,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能力。

三、修业年限及授予学位

1.实行弹性学制,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,学生可在3-7年内完成学业。

2.学生在规定的弹性学制内修满本方案规定的165学分(其中必修131学分,选修34学分)及各平台学分,获得毕业资格,同时符合学位授予条件,授予工学学士学位。

四、主干学科
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
五、核心课程

数据结构与算法、计算机组成原理、计算机网络、操作系统原理、数字逻辑与数字电路、计算机体系结构、算法设计与分析、Python程序设计、人工智能


收藏本页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  • 下一篇:没有了